被“网贷”杀死的年轻人

2017年4月,欠债几十万的小王住在广州市区朋友的公寓里,与父亲通了电话,希望父亲能自救,还一部分债。父亲拒绝后,小王想到信用卡上的债务,觉得以后没有希望了。绝望中,她来到公寓28楼,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她只是想跳一跳结束她的生命。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和来来往往的行人,小王想起了妈妈,“我觉得妈妈生我不容易。我没有让她和我享受家庭的温暖,因为我不甘心自己的生活。里面有黑暗和阴霾。”
小王心里的两个人进行了痛苦的较量。最后,理性战胜了情感,她还是从28楼下来了。
早在2015年12月,工作了6年的小王就不想每天上班都看别人的脸。碰巧她在中山大学的一次股权规划讲座上遇到了一位企业家刘。在刘某的一再介绍下,小王决定和他一起开公司,并将15万积蓄全部转到了指定账户。2016年,外婆病重,小王想退股拿回积蓄。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钱根本不是用来投资的,而是直接打入私人账户,所谓的创业不过是私人账户。计划已久的骗局。
从2017年1月开始,失去积蓄、工作不稳定的小王开始用信用卡套现。一开始,他只是用现金付房租。后来,其他生活费也开始依赖信用卡。所有的钱都来自信用卡。”
最糟糕的事情发生在2018年。上当受骗后,小王情绪一直不稳定,个性也越来越敏感、多疑。这种变化使她在工作场所无法正常与同事相处。“矛盾多了,那种不让你走的,有眼光的人都看得出来,想把我赶走”,经过半年大小摩擦的积累,小王终于在2018年5月决定辞职。
由于失去了收入来源,她变得更加依赖信用卡。发现她无法及时还钱后,开的卡逐渐从3张增加到6张。“一卡换一卡”已被取消两年。步喜强的生活让小王欠下了6张信用卡30多万的债务。
她在采访中回忆说:“少了多少套,我连下面的账号都搞不清楚,都是我看的短信。”。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不愿糊里糊涂过日子的小王决心努力还贷。她在培训机构找了一份新工作,申请了公租房,把吃饭、交通等生活费控制在最低限度,然后根据收入分配每张卡的还款金额和时间,确保信用不受损。从2018年至今,小王的债务只欠了1万多,他存了3万的积蓄。“以后我会重新规划,比如基金国债的定期存款。坚持买,毕竟没有债务,储蓄和投资会更精细。”
在经历低谷、徘徊在自杀边缘后,终于能在绝地反弹的小王,是中国众多欠债者中坚强而幸运的一部分。然而,一些人在网上贷款和信用卡的泥潭中挣扎,未能找到正确的出路。
“在过去的20年里,我没有做过任何坏事。我唯一对不起的是我的家人。他们对我寄予厚望。我讨厌我不能履行我对他们的责任,但我真的做不到。我真的很想摆脱它,我是个混蛋,我只希望在下辈子为你做一头牛和一匹马,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