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未来正在被网贷吞噬-

分期消费、拿钱赚钱正在成为年轻人消费升级的主流选择,如果你还在全款买买买,似乎就“亏”了。

无论是买奢侈品、还是买房车、装修,亦或是健身美容租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偏好于选择用信用卡分期、套现、贷款等超前消费方式。与此同时,银行也开始陆续推出各种消费贷、圆梦金来满足年轻人的各类生活需求,没有信用卡的大学生也可以使用花呗分期或者其他网贷平台来进行购物,更有胜者甚至推出彩礼贷、墓地贷来博人眼球。

花式贷款的背后,不难否认这一届年轻人日益见长的消费欲,以及对贷款的开放心态。与上一辈不同的是,这一届年轻人基本告别了全款购物的消费理念,开始走入万物可贷款的时代,但似乎也正在慢慢掉进超前消费、精致生活背后隐形的巨坑。

小Y有龅牙,内心一直觉得不好看,但是上学的时候爸妈就觉得读书好就行,不要在意外表,于是小Y攒着劲等自己有钱了去。

90后的她毕业后工作了几年,也有一定积蓄,就把整牙这件事提上了日程。

“我之前有咨询过我的整牙周期需要两年半左右,算了一下,如果那个时候去戴牙套,刚好能在30岁生日之前摘掉,于是就直接开整了。”

其实小Y整牙还有一个契机,那就是和大学同学聚会,发现对方戴了牙套,于是小Y赶紧问了问是哪个医生、多少钱、靠不靠谱,确定了后就直接找他的医生做了。

2020年9月,小Y踏上了去找医生咨询的路,这是三甲医院的一个教授自己在外面开的工作室。“据说很多人在医院拿不上他的号(因为医院放号有限),于是就直接在外面的工作室找他。我同学就是这样,抢了好几次都没抢到号。”

在工作室的话,教授会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出诊,他出诊的时候诊所会比较忙,因为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赶着教授在的时间过来问诊。

因为小Y和朋友都是做媒体的,于是就多嘴问了句,有没有分期可以选择,以及分期的价格。没想到还真的有,加上利息和一次性付清的全款一样,都是35000元。

“我之前的工资每个月大概有一半多都会直接投进支付宝定期理财里,剩下的钱再扣掉生活费,流动资金并不多。考虑到分期付款和全款价格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即便分期,我也不会多付利息的费用,所以就想这钱还不如自己留着继续理财。”

工作室的分期付款合作是和美牙分期合作的,因为职业习惯,小Y决定分期前还用天眼查查过,得知这是一家金融创业公司,已经运营了很多年,也没有发生纠纷之类的黑料,于是就决定合作试试。

这是连一张信用卡都没有的小Y作为保守消费者第一次大胆的分期(贷款)尝试。

“我是直接和美牙分期那边签的合同,在美牙分期的公众号里上传资料就行,大概第二天就会审批下来。”小Y表示,当时有3期、6期和12期可以选择。小Y选择了6期,首付1万,月还4千多,还款合同上写的是“本息利率是8%”,但消费者需要支付的总额仍是35000元。

“销售那时说利息是诊所这边帮出的,所以对于顾客来说,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总体还是便宜了。如果加上利息超过了全款的价格,我肯定就不会分期了。”

在金额上,小Y知道私立肯定比医院要贵,不过私立贵在服务,不用排队不用等,有什么问题随时去,所以贵一些也值得。

“北大口腔的价格也很贵,我做的是单晶可能稍微有差别。如果是时代天使或隐适美的话,前者国产的4万,后者进口的5万,北京差不多都这个价了。”

在小Y看来,整牙是全包性质,即一次性把钱交完之后,后续问题都可以继续在诊所解决,包括洗牙等服务,都不会另外收费。这令小Y来说还挺信服的。

在陆续还完两期后,在第三期的时候小Y还是选择提前还完。

“一个是我个人没有分期消费的习惯;二是这两年一些金融借贷机构暴雷,让我对这些公司没啥安全感,能不用就不用;三是除了赶在2021年元旦前提前还掉了整牙的贷款,我还同时把支付宝花呗、美团外卖的下月还都关掉了,我感觉自己会因为花呗、美团月付这类产品,滋生无节制消费的恶习。”

小Y认为,把钱都结清,把超前消费的渠道都关掉后,会有多大能力花多少钱的踏实感。

但是在一顿操作后的近两个月,小Y发现似乎花销也没有明显的下降,就是不用再想着还款这件事了。

“我现在每个月都会把大致的生活费从银行卡转移到余额宝,花销直接从这个月的预算中走,有节制地使用,不够那就再转一些,其他都放在理财里。未来也不会再有用花呗的想法,没有这个必要。”

就整牙的免息分期来说,小Y认为这个付款方式挺好的,虽然整牙过程是痛苦的,但对未来憧憬是美好的。

“其他医美分期我不做评价,但是年轻人心里还是要有点数,贷款不是不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网贷平台提供的分期付款会弱化年轻人的危机意识,并透支未来。一件商品分期后每个月可能只需要还100元,压力不大。有了这样的心理,年轻人可能会分期购买很多东西,这些分期累积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款项,并且会持续很久。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曾撰文指出,消费观念的改变、网贷平台放贷门槛低,以及资本营造的怂恿年轻人敢于超前消费、过度负债的社会氛围,是我国“负债一族”人群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

多位受访对象反映,网贷平台在宣传时只展示日利率或者月利率,给用户造成一种很划算的假象。事实上,这种低日利率对应的是高年利率。

以部分网贷平台宣传的“借1000元,日息0.5元”为例,其对应的年利率为18%。记者查询发现,2月20日发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则为3.85%,即千元日息0.1元。

80年代,日本消费贷增速高过GDP增速,银行员工背上一年放贷一亿的KPI,刹那主义流行全国,通俗说就是及时行乐。而放眼全球,到处都充斥着“买买买”的日本人。那一代的日本年轻人爱说:消费即美德。

1990年,泡沫开始破碎,但日本国民仍惯性向前,消费贷支撑起坍塌的繁华。这一时期,一家名为武富士的消费贷公司迅速崛起了。

两年后,武富士放贷总额突破1兆日元,公司成为行业代名词。其创始人武井保雄成全国纳税第一人。

当年日本的消费贷有多容易?在那个还没有手机的年代,武富士通过在街边放了许多台无人签约机,实现了跟现如今在手机上操作借钱一样的便利性。贷款者只需在线填表格,对着摄像头完成问询即可。

然而,泡沫很快就破了。日本失业率激增至4.5%。1991年到2000年,被日本人称为失去的十年。然而,习惯了高消费的日本人即使是在失业潮下也保持了买买买的爱好。这十年间,日本个人消费占GDP比重超一半。而消费贷成为了满足消费欲望的利器。1998年12月2日,武富士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第二年,福布斯富豪榜上,69岁的武井保雄,压过孙正义,成为全日本首富。

但由于经济衰退,坏账比例也随可以预见的快速攀升。武富士催收电话中,开始出现卖血、卖肾、卖眼球字眼。许多人为躲债出走,流浪街头。

有媒体描述称:那几年,东京地铁JR中央线,一度成为最热门自杀地点,车厢里沉默的人们在晃荡中急停,便知又有人跳轨了。

除了自杀,还有人开始采用更为过激的手段。2002年,一名56岁出租车司机,在武富士借贷超1000万日元,最终闯入武富士分店,洒汽油放火。大火最终烧死5人,烧伤4人,轰动日本。日本著名记者斋藤茂男,给这一代人起了名字“饱食穷民”,不为温饱发愁,却债务缠身。

消费贷能扩大内需,作为工具并无过错,然而失控之后,却能改变一个国家的走向。